俄方抵达 俄乌新一轮谈判怎么谈(俄乌举行新一轮谈判)-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为了能够尽快解决俄乌冲突、减少流血伤亡、顺应大多数国家的呼声,俄罗斯于二月二十八日开始了第一次与乌克兰的谈判。在第一轮谈判中,乌克兰方面“狮子大张口”,不但要求俄军全部撤回出发阵地,还要将克里米亚归还给乌克兰、不再承认东乌两个“共和国”的地位,并为乌克兰缴纳战争赔款。这样的条件实在是过于夸张,俄方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部分网友甚至调侃道“只看乌克兰方面开出的条件,还以为乌克兰军队已经包围了莫斯科”。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后,在俄方的主导下,当地时间三月二日,俄乌双方又展开了第二轮谈判。然而就在谈判开始前几个小时,乌克兰方面又采取行动破坏这场谈判了。
北京时间晚九时许,距离第二轮俄乌谈判开始仅剩下几个小时,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罗斯代表团已经抵达谈判场地。但是塔斯社报道称,作为谈判主办方的白俄罗斯工作人员多次联系乌克兰代表团的成员,但是几乎所有乌方代表团成员的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完全无法取得联系。截至截稿时,白俄罗斯仍然无法联系到乌方代表,谈判按时展开恐怕已不可能。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基辅方面毫无谈判诚意,而是正在按照美国的指示拖延时间。
拉夫罗夫的判断是极为准确的,在很多专家学者看来,从始至终,乌克兰政府都没有想过要谈判。乌方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之一是其对本国民众毫无责任感,将武器散发给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民众、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附近设置炮兵阵地或防空导弹阵地、甚至放出监狱内有服役经验的囚犯补充兵力,这些举措都说明了乌克兰政府并不在乎本国百姓的生命。如此不负责任的政府,自然是不会认真对待和平谈判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乌克兰政府仍对西方抱有幻想,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承诺向乌克兰援助“标枪”反坦克导弹和“毒刺”防空导弹以及其他单兵装备,部分援助的武器已经陆续交付给乌军。乌军希望通过拖延谈判进程来为自己牟取喘息之机,接收更多来自西方的军事援助,从而负隅顽抗更多的时间。
不过乌克兰方面希望通过接收西方的军事援助来负隅顽抗的愿望势必是要落空的,目前俄罗斯空天军已经取得了乌克兰全境的制空权,这些满载军事装备的运输车辆怎么可能逃得过俄罗斯空天军对地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的眼睛呢?恐怕大量装备刚进入乌克兰境内就会遭到俄罗斯空天军的打击和轰炸,损失惨重。即使运载这些军事援助的车辆化装成民用车辆、化整为零向东奔去,逃过了俄罗斯的空中打击,又该如何将这些武器送到乌军士兵的手中呢?目前乌军主力部队都处于被俄军包围或半包围的状态,补给线也基本被俄军切断。如果说前几天乌军的一些部队还可以接收到来自西方援助的军火的话,那么现在这一希望几乎就不复存在了。这也是自三月一日以来就很少看到乌军用“标枪”导弹击毁俄军坦克车辆的新闻的原因之一。更何况,俄方已经吸取了2014年和2015年的教训,本次战争中俄方在谈判期间并不停火,乌克兰想用谈判来拖延时间的战术是不可能成功的。
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希望俄乌双方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若想做到这一点,双方就必须都抱有诚意才可以。如今俄方已经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但是乌克兰方面在第一次谈判时提出和局势完全不相符、俄方完全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又在第二次谈判时故意“失联”,这些举措都是对谈判的极大破坏。如今俄军已经包围了哈尔科夫,占领了赫尔松,并且开始对基辅、哈尔科夫市的一些政府目标,如电视塔进行打击。战争每多进行一秒,就会有更多的生命离去、更多的财产被毁。希望乌克兰方面可以认清现实,趁早打消借助西方军事援助“绝地翻盘”的幻想,本着务实的态度和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尽快解决双方的争端,才是唯一的方法。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虽然没有直接出兵救援乌克兰,但是却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军火援助,同时还对俄罗斯展开了非常严苛的制裁。不少非北约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国也加入了对俄罗斯的制裁。不过纵观整个北约,只有一个成员国拒绝对俄罗斯进行制裁,那便是土耳其。当地时间三月二日,塔斯社报道称土耳其总统发言人易卜拉欣·卡林表示,由于和俄罗斯“在天然气、旅游和农业等方面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贸易关系”,因此土耳其“不会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去制裁俄罗斯”。
除了制裁俄罗斯会损害本国利益之外,卡林还表示土耳其希望可以通过拒绝制裁俄罗斯的方式来与俄罗斯保持联系,充当西方和俄罗斯沟通的中间人。卡林表示:“如果所有都烧毁沟通的桥梁,那么到时候谁来和俄罗斯谈判呢?我们不会对俄罗斯展开制裁,这样才能保证俄方与北约谈判渠道的开放”。卡林认为,土耳其封锁斯普鲁恩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禁止任何国家的军舰通行的决策,为避免事态扩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除了禁止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之外,土耳其内政部长苏莱曼·索伊卢还严厉驳斥了部分“将s-400防空系统归还给俄罗斯”的谬论。他表示“这种说法简直是智障,看看现在的乌克兰,它对飞机和导弹毫无还手之力。看到这种景象却还想着退掉防空系统,这完全是智障的言论”。
长期以来,土耳其都是北约中的“异类”,不论是国家政治体制还是宗教信仰,都和以西方国家格格不入。冷战时期美国将土耳其纳入北约体系中,主要目的就是要封锁苏联海军黑海舰队,并在土耳其境内部署导弹威胁苏联腹地。原本土耳其和俄罗斯是死敌和世仇,早在十七世纪开始,沙俄和奥斯曼帝国就先后展开了十二次俄土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因为叙利亚战争和土耳其发生过一些军事摩擦,双方互相击落对方的战机。按理说土耳其应当是极为反俄的,应该在本次俄乌战争中站在制裁和围堵俄罗斯的第一线,但是土耳其却做了北约中的“叛徒”,公开表示拒绝制裁俄罗斯,还封锁了海峡,防止了西方国家将战舰派入黑海,导致局势更加复杂,让俄军的进攻计划更加没有了后顾之忧。
为何一个和俄罗斯有世仇的国家会迅速转变立场,拒绝制裁俄罗斯、甚至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隔绝外部势力的干扰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糟糕的外交政策和对土耳其内政的粗暴干涉,冷战结束后土耳其试图扩充自己的势力,对中东区域产生更强大的影响力,但是美国却将中东视为称霸世界的支点,对土耳其的行为多加阻挠。2016年,美国还疑似向土耳其境内的反政府势力提供支持,帮助其发动政变,险些推翻了埃尔多安政府。自此之后,土耳其和西方的关系一路恶化,去年十月,土耳其更是一度宣布美、德、法等是个西方国家的驻土大使是“不受欢迎的人”,几乎要将其驱逐出境。而在与美国撕破脸后,土耳其自然站到了中俄这一边,近年来土耳其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公开反驳西方对于中国新疆政策的污蔑,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偏向中俄。可以说,美国“吃独食”的恶习将自己的盟友“逼反”了。
事实上,除了土耳其之外,还有一些北约国家不愿意跟随美国的步伐围堵俄罗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国匈牙利虽然也对俄罗斯展开了一些制裁,但是却明确表示参与俄乌战争和匈牙利本国利益不符,不会跟随欧盟和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也不允许任何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经过匈牙利领土。保加利亚的国防部长斯特凡·亚涅夫更是宁愿被解职,也不愿意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入侵”,而是将其称为“军事行动”,由此可见不少北约国家其实并没有美国所希望的那般团结。目前来看,美国利用挑动俄乌战争来加强对欧洲控制的野心并未完全实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加速了欧盟和北约的内部分裂、削弱了美国的权威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