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人生就博的联系方式
-
联系人:婉晴经理
- 该信息已过期 买贴
郑州火车站洗浴中心带服务,下次去一定要试试推荐的-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满意赞许的微笑,放松身心。环境优雅,交通方便,低调奢华,不同的服务和风格任您选择,spa休闲会所中让您感
受到体验网的美感和体验,在体验网中静享盛世
集按摩、养生、足浴为一体的养生会所
适合商务洽谈、朋友聚会和家人放松
惬意雅致的环境氛围,贴心的态度
娴熟到位的按摩手法,向您展示团队的风采
细心的服务,精心的呵护
带给您家人般的感觉
为您打造一个无压力、惬意的环境
郑州火车站洗浴中心带服务,下次去一定要试试推荐的
郑州高端男士休闲养生会所、郑州桑拿服务会馆、郑州高端会所、郑州spa洗浴中心、郑州spa会所、郑州高端休闲会所
我们带给你的不只是奢华的环境,更是超星级的服务体验。这里将会让你流连忘返,每次都有不同的新鲜感与体验感。约上好友、客户、同事,来一场放松身心的休闲之旅!
让您彻底放松,通过spa养生来找回最初,品味尊贵享受,尽在这家都市spa会所。手法细腻,热情、周到的服务换来您
郑州男士高端spa会所集养生spa,保健推拿,洗浴桑拿,按摩保健为一体的男士高端养生减压会所。价格合理、高典雅的环境、无套路、超贴心五星服务,(咨询客服预约)
郑州高端桑拿会馆带来的不仅是舒适的感觉,更多的还有一份惬意,体贴周到的服务惬意舒适的spa,躺在舒适的spa椅上,感受独属你的spa手法。
经典轻奢的配饰在塑造包间优雅的同时又具有现代时尚设计感,每一处细节都是独到的灵感,用设计回归生活,打造出顾客心中梦想的品味生活。
关于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我们是郑州一家以养生保健、减压按摩为主的现代综合性的spa保健会所,提供足道、spa按摩、商务减压、精油推油、刮痧、餐饮等服务项目。我们的技师们资历丰富,手法娴熟轻柔,让你感受到一股强劲而柔和的力量!会怕雅致的环境使你不敢大声说话,深怕打扰了这里一件一物,让你瞬间忘却生活工作的烦恼!当你感到生活与工作充满压力的时候,不妨到我们这里体验一次心灵和身体的绽放之旅吧!
【郑州高端spa私人会馆】--价格合理、不推销、不办卡、贴心五星服务,咨询前台客服微信预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放松之旅,给身体放个假!
服务流程:.
1.客户请添加客服电话或或微信,给您发送详细路线,项目、价格、请准时到达。
2.客户在约定时间到达会所,我们有专业的接待人员为您详细介绍项目表及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流程和时间,我们只
介绍不推销,完全遵从客户意愿,由您挑选适合的项目。
3.客户到达会所的同时,服务人员会为您提供免费的茶水饮料,小食(根据当天水吧采购品种提供)。
4.客户挑选好项目后,接待员会为您安排干净,卫生,安静高品质的专属房间,开始您的健康养护之旅服务项目。
5.我们的专业服务人员会保证项目服务内容的品质和时间,全心全意提供最好的服务,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和附加费
用,-切费用均按照服务项目表收费,消费透明无添加。
会所承诺:
10年经验,专注打造高端现代绅士休闲生活新方式,构建专业研发团队及系统培训体系,引进诸多新鲜元素,以优质的
服务质量和真诚的服务态度高得您的满意。
1.针对服务人员的形体、造型、礼仪、文化修养才情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培训、筛选,采用优胜劣汰的规则进行招
聘、教学。一切以您良好的服务体验为准则;
2.为了保证服务流程的满意度,让您在这里感受到更好的体验,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态度不好。服务不专业将对其
严厉处罚。枫尚10年的成长,离不开您的监督与支持。
3.我们以真诚对待每一位新老客户,确保将极致的服务状态和服务质量带给您。您的满意和微笑,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4.为了让精英男士品味更好的现代生活,我们创立的专业的研发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理念与中访特色相融合,结合
亚洲男士的需求,研发适合中国精英男士的项目,同时也可以根据您的喜好为您订制专属项目,深受新老客户喜爱。
5.会所装修环境:将枫尚项目与当地风格特色相结合,每处都有别样的风情。
6.卫生要求:以五星级酒店卫生标准要求,所有一次性用品均选用高档、卫生用品,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带给
您放心的品质保障。
【郑州婉晴:店家每日健康养生好文推荐】
导读家有小儿,健康有恙,牵动父母之心,积食是常见小儿疾病,本文程刘海大夫讲述小儿积食如何影响健康,用饮食及手法调理,实用有效,值得收藏!
今晚,大家来聊一下小儿积食。了解一下自己小孩和了解一下自己,了解一下自己是否还能生二胎。
为什么讲这个病呢?
小儿疾病,也分为常见病与危急重症、遗传性疾病。此处,儿科是以常见病为主。这里面,最为常见的有三大类: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消化系统疾病(胃痛、积食、腹泻)、过敏性疾病(湿疹、荨麻疹、鼻炎)。
临床上,不难发现:一些久病、难治疾病,基本上与脾胃有关,而小儿容易感冒发热、反复咳嗽、过敏等疾病,都会与积食有关(例如食积寒热、食积咳嗽这些病名)。
所以,小儿无大病,积食多为患;脾胃后天之本,小儿诸病之源。因此,今日专门讲解小儿积食的问题。
认识“积食”
积食,也就是“食积”,属于古人所言的“九积”之一“九积”:食积、酒积、气积、涎积、痰积、癖积、水积、血积、肉积。
积食,如果从字面上了解,就是食滞不消,日久成积。
最早对此病有所认识的,是《诸病源候论》,其里称为“宿食不消候”、“伤饱候”。这里面,注意一下“伤饱候”。候,就是征兆,表现伤饱,就是饮食受伤,吃得太多太有立体感了,相当给力。
讲得更加通俗一点,就是相当现代医学的“消化不良”。但是,绝对比“消化不良”更具有整体性,显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个体化!!!
对于“积食”的定义:
目前在教科书上的是: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肠胃、脾运失司。临床当中是以不食乳食、腹胀、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
但是,根据临床,个人将其做出修改:因小儿先天中焦虚弱,加之后天喂养不当,内伤乳食,中焦失司,浊气留积胃肠所引起最常见的病证。
1、定义的认识
(1)先天中焦虚弱
此处,关键在于“先天”。什么是“先天”?简单来讲,小儿分娩之前,都称为“先天”,也就是胎儿进入产道之前。
“先天中焦虚弱”,本质也就是先天禀赋不足,只不过此处特指中焦而已,重点在于“寒”。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怀孕前:
夫妻一方(女方多见)或者双方是寒性体质,也就是体寒。
先天禀赋,此处讲的是体质禀赋,最多见的就是寒性体质与过敏体质。
说到底,过敏体质绝大多数是寒性体质。
b、怀孕时:
此时问题在于母亲。如果孕妇体质本来就是寒性体质,此后小儿绝大多数是“寒”。如果孕妇在于怀孕期间,过度食用生冷(饮料、水果)、肉类,也会导致日后小儿寒体。
西医有“幽门肥厚性梗阻”这种疾病就是喂奶时就吐奶,而且很有特点:他不是马上吐而是过一段时间再吐。吐的都是蛋花状有点凝固的奶。实际就是小孩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身体发育出了问题造成这个幽门肥厚。其本质也是寒性体质的问题。
在这里,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体质,是不是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畏寒肢冷、四逆,多喜温暖;神疲蜷卧;腰腹虚冷而痛,但喜温喜按;脉沉、微、弱,或者弦、紧、濡。若是中焦,则是胃脘部胀满不适,或者疼痛,或者恶心呕吐,嗳气呕逆之类。
因此,母亲很关键,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小孩。
所以,一对母子,一定是息息相连,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周易》里面,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后天喂养不当
后天,就是小儿出生之后的问题。
在人体脏腑方面,脾胃就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人的后天就是依靠饮食、依靠脾胃。
若是小儿先天不足,往往可以通过后天调理来改变身体状态,这就是以后天养先天。
至于小儿喂养不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母体体寒:
因为母体寒,其乳汁也是偏寒,则不合适母乳。因为小儿食用,也是相当于食用生冷。
若是其伴有严重的瘀血证候(面部多斑、口唇色暗、紫,舌质暗或瘀斑、瘀点,舌底脉络曲张明显),那母体的乳汁更是含有大量浊气,更加不适合喂奶。
b、喂养不当:
往往发生于添加辅食或者断奶之后。
例如过早添加辅食,或者辅食添加错误。
或者饮食不规律,或者饮食不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或者五味过度(偏食)、或者吃零食,或者奶类、水果、肉类过度等等问题,都应该会损伤中焦。
还有一点,其虽然不属于喂养方面,但也是病因,往往与疾病医疗相关,所以需要讲明。
例如,小儿感冒发烧而经常使用抗生素、输液、退烧药(美林、泰诺林等);
例如,经常认为小儿“上火”,给予清热药物“清火”;
例如,小儿大病、急重病(腹泻)治疗不当。
(3)内伤乳食,中焦失司
中焦,为木土之地。土,就是脾胃、肠;木,即是肝、胆。
脾主运化(吸收),胃主腐熟、受盛(消化),肝胆主调节。
所以,饮食入胃,水谷精微的吸收与输送,是经过中焦多方面共同协调的结果。
若是小儿先天中焦不足,加上后天喂养不当,那就会导致“内伤乳食”,最终是“中焦失司”。
所以,中焦内伤乳食,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结果。
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人拉车,他只能拉动一个人,结果,车上跳上三个人,那这个人就要使劲拉,一使劲不就伤着了,那在我们人体也一样我们的脾胃也会伤着。
“中焦失司”,主要体现在木土失调(神志变化)与脾胃失司(运转弱以及升降失常,例如能食、便秘、腹泻等)。
(4)浊气留积胃肠
饮食入胃,经过消化,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吸收与转输全身,而其中的糟粕(食物残渣)就会绝大部分排除体外,一小部分残留在胃肠。
如果患者“内伤乳食,中焦失司”,就会使得精微物质减少,反而糟粕多,并且“留积胃肠”。
需要注意,此处说“浊气”,其除了食物糟粕之外,还包括人体自身产生的水、湿、痰、饮,瘀血,寒气等各种毒邪。
所以,虽然定义为“积食”,实际上是多种浊气在胃肠的留积。
2、病机变化与病理因素
从定义上可以看到,此患者的最基本病机就是“中焦失司”,是中焦不足,加上后天失养导致的中焦损伤,共同的结果。所以,其含有“中焦运弱”与“中焦虚损”两方面。在病理产物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食物糟粕。
但是,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疾病的病机也是如此。
因为小儿中焦,若是先天不足,或者后天损伤,那么不管是禀赋父母的寒性体质,还是后天导致的,那么,体内的寒邪是存在的,如果在中焦,称为中寒;
因为寒邪性冷,容易凝聚津液,或者是中焦不能运化、气化体内的水液,此时,就会变成水湿痰饮;若是影响营血,就能造成瘀血。
因为中焦是气血生化的源泉,所以,也会导致小儿气血不足。
若是长期如此,“郁而化热”,积食、水湿痰饮、瘀血就会化热,形成热邪。
所以,小儿“积食”病,在病机变化上多数以寒湿为主,夹有热;
但是,也会有部分小儿,因为热邪太盛,形成以阳热证为主,但是调整寒热之后,患儿仍以中焦虚损为主。
同时,新发的,往往是实证为主,而久病者,则是虚实夹杂,也有部分是虚证为主。
3、临床症状
a、常症:酸、臭、胀、热
小儿其基本病机为“中焦运弱”与“中焦虚损”。若是脾主运化失常,就会出现胃胀、腹胀,有的时候是肉眼可见:肚子鼓鼓的,如果有热,则是腹部温度高(趴着睡觉),大便干结或者便秘(转运弱),有的时候腹泻(清浊不分,酸,若是有热,则是臭);
若是胃的腐熟受盛失常,就是纳少或者纳呆,伴有嗳气、呃逆,如果有热,则是多食、口臭。
在舌苔方面,多厚腻苔或者花剥苔(甚至地图舌)。
此时,若是病机以寒湿为主,阻滞阳气,不能温润机体,则是面色青白,以鼻唇周为主,无光泽,手足凉,以足冷为主,平时大便多不成形,小便色白。舌质淡或者淡红,苔白。脉缓弱,或沉,有的弦紧。
若是以阳热证为主,热邪充斥胃肠,则是贪凉喜冷(踢被子),口臭、怕热、汗出,手足心潮热,大便多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b、变症:积食病久,面貌多样——对健康影响很大
a积食发热
因为长期以来,浊气留积胃肠,日久化热,热邪越来越盛,就可能导致反复发热。
此种发热,多为低热或者中热,很少看到高热。
若是突发的高热,则多为感冒。所以,此时一定要区别积食发热与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突发性,多数高热,手背热为主,伴有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b烦躁不寐
因为积食,导致内伤乳食,中焦失司,其可以表现为木土失调。
木气失调,则神志变化,例如心烦、脾气急、躁动不安,夜间不寐(翻来覆去),甚至哭啼惊恐。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土弱为主,虚寒证候另一种是以土热为主,多因热,扰乱神魂。
c易感外邪
因为中焦虚损,气血生成不足,那么卫外的营卫(正气)就会不足,能防御外邪入侵,小儿经常反复感冒、甚至咳嗽。
有的一月一次,有的一周一次。
此种小儿,多数存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或者慢性扁桃体炎(气血虚,夹有痰湿),或者腺样体肿大,或者夜间盗汗明显。
d生长迟缓
本是先天中焦虚弱,加之后天乳食不断损伤,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不长肉、不长高),多皮肤干燥粗糙、松散感,面色萎黄,口唇色白,少气懒言。也有的小孩容易汗出、盗汗。
e过敏性疾病
因为浊气留积胃肠,不易排出,若是堆积于体内,多发过敏性疾病,如鼻炎、湿疹、荨麻疹之类。
f乳肝综合征
若是发于婴儿、新生儿,则是寒湿阻滞,胆汁外泄,形成黄疸。
g“疳积”
此为积食的严重状态。
是因为中焦亏损,寒湿、瘀血、郁热凝结,气血严重亏虚而形成。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为主要表现。
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渐,疳为积之重。
三、“积食”诊断
1、满足基本常症:酸、臭、胀、热。特别是酸、胀两症。
2、有“食伤”病史。
3、如果是西医检查,则是大便检查可能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
四、治疗原则
对于积食的治疗,其总的法则就是调中焦,稍清热。其调中焦,是运、建为主;稍清热,是对心肝或胃肠(阳明)。
但是,一定要辨证小儿目前的证候状态,特别是寒热、虚实。
若是寒湿之证,则以温和渗湿之品为主,反佐清胃;
若是阳热证为主,则是清热、除湿、消食为主。
若是气血虚为主,则是调和脾胃,稍养气血,不可滋补,伴有虚热,可稍稍清热。
五、辨证论治(汤剂)
对于食积的治疗,中医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其途径甚多,如汤剂、丸散、推拿、刮痧、针刺、艾灸等。
根据食积的形成时间长短,有新、久不同。若是新形成的食积,采用外治法多能获得良效,例如推拿、刮痧、药囊等。但是,若是小儿虚弱,或者久病,则是以汤剂为主,辅以外治。
1、常用药症
a生白术
《神农本草经》:
“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小儿用量是10到20克
b藿香
辛、微温。《珍珠囊》:
“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小儿用量是10到20克
c淡豆豉
性味:甘、咸而酸、微苦,微温。《别录》:
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息,两脚疼冷。
《本草经疏》:
“豉,惟江右谈者治病。《经》云,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
此品,微温,发酵而来,主寒证与湿证。其能散、能泄降。入太阳,则主散,治“伤寒头痛寒热”,为芳香之物,故能治“瘴气恶毒”;入里(特别阳明与太阴),能涌泄湿邪,合栀子则可涌泄阳明中上焦湿热,治“烦躁满闷”,若是直入三阴,则能降逆寒饮,治“喘息”,若是拔除湿邪,使得津血得通,两脚自暖,故治“两脚疼冷”;因为发酵之品,故有消食之功,调理中焦,治疗“虚劳”。所以,豆豉为通达内外之品,善治湿邪。用量是15到20克
d生大黄
《神农本草经》:
“味苦,寒。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
小儿用于治疗积食,用量是2到3克若是用来治疗大便干结,则是10克
e前胡
苦、微辛,微凉《本经》:
“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药性论》:
“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
小儿用量是15到20克
f旱半夏
辛、微温《别录》:
“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
《药性论》:
“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
小儿用量是10到20克
以上几味药,根据小儿积食的寒热情况,可以组成很多方子,不可小视。
2、方证相应
a、太阴病
特征:腹胀、纳少、面色青白、足冷,平时大便多不成形,小便色白。舌质淡或者淡红,苔白厚腻、滑。脉多沉弦或紧。
选方:外台茯苓饮
茯苓3两(15克),党参2两(10克),生白术3两(15克),生姜4两(20克),枳实2两(10克),橘皮1两半(8克)
上六味,水4升(800ml),煮取一升二合(240ml),分温三服。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
b、阳明病
特征:多食、胃胀,口臭、怕热、汗出,手足心潮热,大便多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偏腻,脉滑数。
选方:栀子豉汤,
加枳实 生栀子14枚(10克)淡豆豉4合(20克)枳实4枚(20克)
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豉,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
若是大便干结明显,甚至便秘者,可加生大黄2两(10克)中成药“四磨汤”
c、少阴病
特征:多皮肤干燥粗糙、松散感,面色萎黄,口唇色白,少气懒言,手足凉。舌质淡,苔白偏腻。脉缓弱。
选方:桂枝加黄芪汤
加生白术,桂枝3两(15克),赤芍3两(15克),炙甘草2两(10克),生姜3两(15克),大枣12枚(4个),黄芪3两(15克),生白术2两(10克)
上七味,水4升(800ml),煮取一升二合(240ml),分温三服。中成药“玉屏风散”加上“四君子颗粒”
d、寒热错杂证
特征:腹胀(胃胀),恶心、打嗝或以纳差,舌质尖稍红,点刺,舌苔是腻而微黄。脉多弦稍滑。
选方:半夏泻心汤
加前胡,旱半夏半升(20克),党参3两(15克),炙甘草3两(15克),干姜3两(15克),黄芩3两(15克),黄连1两(5克),大枣十二枚(4克)前胡3两(15克)
上七味,水4升(800ml),煮取一升二合(240ml),分温三服。中成药勉强可用“小柴胡颗粒”。
至于大家熟悉的“保和丸”,要注意两点:
1、是单纯的保和丸,并非什么加味保和丸
2、用于积食刚刚开始,或者刚刚复发的时候,有点郁热。这时候,效果会很好。其他时候,效果一般。对于长期积食的小儿,慎用具有强力攻下的药物,免得更虚。例如柴胡鳖甲丸、黑散、紫丸之类。
六、外治疗法
适用于积食新发患儿,或者作为汤剂的辅助疗法。
1、按摩疗法
a分推阴阳
位置:腹部。手法: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b、太极按摩
(苏永泉老先生)乳母平膝而坐,将儿拖放其上或仰卧床上,医者将手烤热(天凉寒冷季节),左手或右手内劳宫对准儿太极穴(劳宫穴的具体位置就是握拳后中指指尖对准的地方,太极穴就是肚脐)施一与儿腹式呼吸腹壁起伏的频率相等的外力,用力极微,重在意,在合拍,使产生共振的效果。
c、摩腹疗法
卧式,自然呼吸。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男子左手掌心贴腹,右手覆左手上;女子相反。以脐为中心,两手绕脐,由小至大。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对摩腹疗法有了更详细的论述。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例如捏脊疗法、运八卦等。
关键不在于你做了多少次,也不在于你一分钟推拿120下。而是在于你的手法力度适中、柔韧不中断、意念集中。
2、指压疗法(针刺疗法)
a、足三里穴
位置: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
b、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c、至阳穴(阿是穴)
位置: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最善温暖中焦
d、内庭穴
位置: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善清肠胃之热。
e、四缝穴(刺血)
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
注意:四缝穴,一定是使用刺血、放血的方法,效果才好
3、药囊疗法
藿香、艾叶、紫苏等量适量,装入香囊中,挂于颈。三日换新。
4、脐敷疗法
用半丸附子理中丸外敷肚脐。适合寒性体质患儿
注意:如果小儿在外敷过程中,出现大便不成形,这是排病反应。如果是大便干结,最好停下来。
下一篇: